TPOD 臺灣高等教育教學專業發展學會

電子報

翻轉教育─從傳道授業的智者化身為主動學習的推手

  • 發佈日期:2017-02-15
  • 作  者:
講者:Joy Morrison (美國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教授);撰稿者:謝承諭                 Morrison教授出生成長於南非,1991年於美國愛荷華大學取得大眾傳播學博士,目前任教於美國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曾任女性研究學程主任、新聞學系系主任,以及該校教發中心主任等職務。Morrison教授長期投入高等教育教學發展工作,特別在POD國際事務推廣的部份耕耘多年,是POD國際小組委員會的創始人之一,在美國POD網絡當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Dr. Joy F. Morrison 演講-3.jpg

往在教育當中,教學常常被視為一個整體的概念,老師講課,學生便能將概念與技能學習起來。然而事實上,「教」與「學」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傳統課堂中,老師在講台上滔滔不絕地講課,即使演講得再精采,也不保證在講台下的學生能夠達到真正的學習。因此,現今的教育需要改變,而改變的良方之一,便是目前最風行的「翻轉教室」。

「翻轉教室」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經濟學期刊2000年的某篇文章,在2007年美國某個中學老師發現有電腦軟體可以側錄他的投影片報告內容,他就將他上課的內容錄下來,上傳到網路上,以提供給缺席的學生。這些影片意外地在網路上瘋傳,這位老師也受邀到全國教師研討會演講,中學老師紛紛開始採用這樣翻轉教室的教學方式,這股風潮也慢慢影響到高等教育,許多大學教授也開始嘗試翻轉教室的做法。翻轉教室之所以可以大獲好評、日漸風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是傳統課堂一式通用的教學方法,成效不彰,學生學習成果不佳,亟需改進方案;第二個原因是因為網路以及多媒體科技的一日千里,越來越唾手可得,學生也越來越習慣與喜愛這樣的學習方式。

般而言,翻轉教室有兩種定義:比較廣義地來說,翻轉教室是強調學生和老師角色的互換,課程的焦點從老師轉向學生,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與工作,來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另一方面,狹義的翻轉教室,指的則是將聽講課和做作業時間對調,讓學生在課前先把教學短片看完,課堂上則是做練習、作業、分組討論等活動的時間。在後者這樣狹義的翻轉教室教學法當中,學生在家看完影片以後,可以在網路上和同儕與老師討論影片的相關問題,到教室之後可以在老師的協助下,更深入地探討或應用從影片中學到的概念。如果影片中有什麼看不懂的地方,老師也可以在課堂再作解釋。然而,翻轉教室並不是只在錄製教學影片而已,更重要的是老師必須結合教學科技與主動學習,在課前做好課程設計,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可以更加投入課堂活動,增進學習品質與效能。

一個翻轉教室教案當中,有四個很重要的成份:教學目的、課前活動、課堂活動、課程收尾。在思考「教學目的」時,要問自己:學生為什麼要學這堂課?以及學生在上完課以後,要學到什麼?一個比較容易的切入點是用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法(Bloom’s Taxonomy)中,較高層次的成就如創造(create)、評價(evaluate)、分析(analyze)、應用(apply)等做為學生學習的目標。在設計「課前活動」時,要思考學生在到課堂之前要達到什麼樣的學習成果,這通常都是布魯姆分類法較低層的目標,如理解(understand)和記憶(remember),同時要考量到學生在課堂會做什麼,兩者需要互相連結。到了課堂上,老師可以先用一些暖身活動,搭配圖表、照片、投影片或討論問題,讓學生回顧在影片中看到的內容,接著就可以依據設定的學習目標,設計活動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創造、評價、分析、應用他們從影片中學到的概念或技能,而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開始。最後在設計課程收尾時,也可以問自己:課程要怎麼結束?要怎麼把所有的講課內容和課堂活動做綜合總結?下一步要做什麼?學生在家有沒有什麼需要做的練習?

下會介紹一些適用於翻轉教室課堂的活動例子,提供老師們參考使用:第一種方式是使用像iClicker這樣的課堂表決器,以一到兩人為一組,利用學生回答選擇題的方式,測驗他們對於課程內容了解的程度,如果選項之間出現爭議,就可以做為激發學生思考與討論的出發點。如果iClicker沒有那麼普及,也可以叫學生將ABCD寫在白紙上,或是用不同顏色的紙代表不同的答案做為替代品。這個活動非常適用於需要立即得到回饋的學習活動。另外也可以讓這個一到兩人的組合進行問題解決(problem-solving)的活動,讓學生可以獨自或合力解決一個問題,如果有疑問也可以隨時向老師請益,即時澄清觀念。

除了這上述兩種方式,小組團隊活動也是翻轉教室課堂活動非常重要的部份。在小組活動當中,每個學生可以彼此交流自己對於影片的理解,並且藉由討論與互動,對於教材內容產生新的想法與詮釋,印象也會更加深刻。第一個可以嘗試的做法是「思考-配對-分享」(think-pair-share)的活動,在這個活動裡,老師可以針對一個重點概念或較具爭議的問題,要求學生先個別思考,寫下自己的想法。第二個階段就是找到一個夥伴,分享自己對這個問題的想法。最後就是全班一起討論分享自己的意見。在分享的階段也可以利用上面提到的iClicker來做為分享意見的工具。第二個活動是「三步訪問」(three-step interview),學生在一開始兩兩一組,自己發想問題,互相詢問對方對於預習影片內容的想法。兩個人彼此問完以後,概述對方的想法,然後找另外一對同學分享結果。第三種活動是角色扮演(role playing),這個活動主要可以促進班上對於同一個爭議性議題不同角度的呈現與了解。在小組當中,學生可以負責不同的角色,演出不同的觀點。在角色扮演活動結束後,全班可以一起討論不同組如何呈現與處理不同的角色及切入點。

四個要介紹的小組活動是「反應單」(reaction sheet),老師首先就課外的資源挑選一些比較抽象比較大的問題,發給每一組去討論。小組成員拿到問題後,先花十分鐘寫下任何他們想得到跟這個主題有關的關鍵字詞,然後組員再散開到其他小組去看別組的問題和答案,然後對別組的內容給予意見,給完別組意見之後,每一個組員再回到自己的組別,瀏覽別組成員給的意見,再整理總結給全班知道,這個做法有助於強化全班對於特定議題的的了解。第五個活動是「放聲思考配對解決問題」(think-aloud pair problem solving),老師在一開始對全班呈現一組需要多個步驟才能解決的問題,然後讓學生兩兩一組,其中一人先當解決問題的人,在解題後基於學到的知識,解釋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另一個人負責傾聽以及給予意見。每解決完一個問題,就互換一次角色。

六個活動是問答題寫作(didactic essays) ,學生在上課前先針對課前預習的內容準備一個問答題,以及一個參考答案。來到課堂上之後,學生找一個夥伴分享自己準備的問答題,請對方分享自己的答案。互相分享後,每個同學就自己準備的問答題,比較夥伴給的答案和參考答案的不同,以及這些答案怎麼連結到預習教材中學到的概念。第七個活動是批判式辯論(critical debate),老師在辯論前先挑選一個具爭議性的問題,並要學生課前就先決定要支持的論點。上課時,根據學生選的論點分成正反兩方,為自己的論點與對方進行攻防。每一組的同學在辯論的過程中要負責一個特定的角色準備論述,在準備好論點後,與持相反意見的組別進行辯論。辯論結束後,全班再一起總結討論辯論中各組提出的論述。最後一個要介紹的活動是案例分析(case study),學生三到六個人一組,研究一個具體的真實案例或情境。學生在小組活動中,討論如何利用他們在教學影片中學到的概念,來解決他們研究的案例問題。最後每一組再向班上其他同學,簡報他們討論出來的解決方案。

了課堂活動之外,有志嘗試翻轉教室教學法的老師,現在也有很多可以利用的科技與資源。目前在教學影錄製上有許多軟體可供下載使用,例如Captivate這個軟體可以讓老師錄製一段教學短片,並在影片中插入小考問題。而Jing或是Screencast-O-Matic這類的軟體,則是可以幫助老師將靜態的投影片製作成電影般的敘事片。VoiceThread這個軟體也可以用來錄製影片,而在硬體方面,iPhone和其他家的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都可以用在拍攝及上傳教學影片。除了自行錄製影片之外,網路其實也有許多現成的資源可供老師進行翻轉教室使用,例如線上教學的先驅之一可汗學院(Khan Academy),對不同的學科和主題都有錄製許多教學短片,而TED-Ed這個網站,也是非常好的影片素材來源。

如同其他教學方法,翻轉教室教學法也有自己的優缺點。就優點來說,學生在課堂上對於自己的學習,可以得到立即的回饋,比較不會像在傳統教室中一樣容易受挫。學生可以隨時重看教學影片,如果有什麼概念看影片不清楚,老師也可以重新講解。課堂的時間可以更有效的運用,老師也可以提供學生更多的支持與幫助。然而,翻轉教室也有少數的缺點。例如有些偏鄉或家境清寒的學生,在家可能沒有足夠的電腦網路資源可以看教學影片;另外如果影片拍得太長太無聊,學生也不會有動機想看;而從上述討論的備課過程可以想見,若要採取翻轉教室教學法,勢必會對老師的工作量增加不少的負擔。但整體而言,如果要增進教學品質與效能,翻轉教室是一個相當值得嘗試的創新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