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2016 POD 年會分享
-
- 發佈日期:2017-02-23
- 作 者:
演講者:國立成功大學教學發展中心黃紀茸、國立宜蘭大學教務長陳威戎、國立宜蘭大學教務處綜合業務組組長楊淑婷、國立臺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幹事張暐舜、國立臺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幹事鄭如珊(排序依2016/12/05演講順序);文稿整理者:謝承諭
黃紀茸 (國立成功大學教學發展中心/師資培育中心教授)
本次本人參加2016年的POD年會,主要以數據分析、學習成效、鼓勵教師參與教發活動等主題為主的場次。第一個場次是一個大數據的圓桌會議,由主席提出問題讓與會者討論。在該場次當中介紹了許多可以作為教學相關大數據之運用的軟體,其中以TEA (Tools for Evidence-based Action) ribbon (實證為本教學活動工具),這個應用軟體最為令人印象深刻。TEA ribbon是一個提倡以實證研究為本的教學活動軟體,可以用來追蹤學生學習表現、分析相關的量化數據。除了大數據處理相關軟體之外,在圓桌會議學到的一個重要觀念就是,不要害怕問題,問題是改變的契機,危機就是轉機。
第二個場次的主題,則是關於學習成效的評量。這個場次的氣氛很自由,坐下來就開始討論,必須非常自動學習,才能得到所需的資訊。會對這個主題感興趣,是因為我目前正在為成大的大學生態計畫作研究,探討不同學制對學生的影響。在這個場次當中,不同學校的代表,分享了許多他們學校所實施的學制。像是佛羅里達新學院(New College of Florida)的代表就提到,他們的學制非常具有彈性,學生入學只簽契約,不用選主修。而麻州的伍斯特理工學院(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則是有專題討論的課程,讓學生可以從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學習。
我最後一個參加的場次主要在探討如何吸引學校老師參與教學發展的活動。與會者提到的一個解決方法,就是讓廣告信更加吸引力。分享的學校是與Mailchimps這家科技公司合作,讓寄給老師的廣告宣傳群組信主旨,能夠更吸睛,其中也有一些策略和方法,讓收到信的老師不會沒看就直接丟掉。
參加過2016年的POD年會之後,最大的心得就是要成功推動高等教育教學發展,最重要的關鍵就在於建立不同層級、不同規模的教師社群,從小團體到大社群讓教師可以彼此認識、互助合作,互相勉勵,不再孤軍奮戰。而就這次的經驗,也提出兩大建議:第一是相較於台灣推動教學發展,一個人常需要分飾多角,處理不同任務,美國高等教育的教學發展事務,專人專辦,每一位參與的人員大多專注於單一的項目,因此也能做更為專業深入,台灣或許可以朝這樣的方向邁進。第二個建議是,由於POD年會活動多樣豐富,但參與的人可能缺乏與會經驗,下次也許可在行前舉辦說明會,讓與會代表可以更有準備,收穫相信也會更多。
陳威戎 (國立宜蘭大學教務長)
我在2016年POD年會第一個參與的活動場次,是一個專為投入這個領域一到五年的新進教發人員所辦的工作坊,在年會之前,這個工作坊就寄給每一個報名參加的人一系列的問題讓與會者事先思考,幫助與會者找出個人對於教學發展的想像,以及探討如何將個人的想像連結到學校的發展目標,最後到國家層級教育的整體發展。會中每一個小組都有一個教發領域的老鳥帶領新進人員討論不同的議題,而參與的新進人員背景也十分多樣,來自不同國家,具有不同專業,負責不同業務的人共聚一堂討論高等教育教學發展相關問題。
我第二個參加的場次主題則是探討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科目的教學,主席來自德州科技大學(Texas Tech University),該校以農學院著名,與宜蘭大學的背景類似,經驗也因此特別值得學習。德州科大的講者分享他們如何辦理STEM教學精進計畫(The STEM Teaching, Engagement and Pedagogy Program, STEP),讓原本著重於學術研究的老師,更了解實證導向的教學方式,增進教學的品質。由於在台灣以往有教學卓越計畫與科技部研究計畫相互衝突的迷思,這樣的經驗分享對於宜蘭大學這樣重視產學合作、學用合一的學校而言,是相當寶貴的資訊。
第三個場次是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代表,帶領討論團隊學習(team-based learning)的主題,會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研究,是比較「老師分組」、「學生自發分組」,以及「電腦亂數分組」三種不同分組方式,在競賽式的教學中,對於「團隊多樣性」、「學生表現」,以及「學習成效」這三個項目上的影響,結果顯示,由老師分組的方式除了能有效增進團隊多樣性之外,對於另外兩個項目沒有造成什麼太大的改變。換言之,不管是什麼分組的方式,對於學生表現和學習成效而言,都沒有顯著的影響。這讓我想到宜蘭大學許多老師嘗試要組成創思性團隊,在課堂先自行組隊腦力邀盪,從中選出隊伍在校內比賽,最後再擇優代表學校到校外與其他大學的團隊競賽,這也是所謂團隊學習很好的例子。
最後一個是由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代表所主持的場次,討論大班授課,合作教學的主題,探討如何可以在多位老師分工上課,同時要面對一兩百名以上學生的班級,達到最高的成效。最後討論的結果其實相當符合目前教學數位化的趨勢。也就是如果可以將部份的教學內容數位化,並將線上教學與實體課堂的虛實整合做好,勢必就能確保大班教學的品質,並且讓教學可以符合老師們設下的原則與目標。
楊淑婷 (國立宜蘭大學教務處綜合業務組組長)
本次POD年會參訪的單位是路易斯維爾大學(University of Louisville)的教學創新與學習實驗室,路易斯維爾大學是一所綜合大學,教師約有六千多位。該校的教學創新與學習實驗室相當具有特色,提供給教師自發探索嘗試創新教學方法的空間,讓老師可以增進自己的教學職能與品質。實驗室設在圖書館裡,整個環境由透明玻璃圍繞,沒有壓迫感。實驗室當中有咖啡機,飲料可以自由索取,歡迎老師隨時使用。
由於路易斯維爾大學認為創思人才培育是未來的趨勢,因此在實驗教學的教室設計上,投入許多巧思。例如,實驗室四面牆都做為教室的前方,都具有白板與投影幕的功能。教室桌椅可以方便自由移動,桌椅上都有電源插槽,而插槽也可以自由移動。教室的八個角落都有攝影機,實驗教學的過程都會完整紀錄下來,以利教學之後的回顧和反思。在桌椅的旁邊也都設有小白板,學生有任何想法都隨時可以寫下來。在教室的四處也都有可丟拋式麥克風(catch box),方便學生對全班發表自己的意見想法。
另外一個會中介紹到的單位是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的教學推廣中心(Center for Teaching, learning, and Outreach),該中心除了負責推動加州理工學院校內的教學發展工作之外,同時也肩負讓科學普及的任務。他們透過學院老師和學生的參與,與鄰近中小學合作,辦理暑期活動,向下紮根,將科學知識推廣普及到中小學教育,做為高等教育對於社區的回饋。
張暐舜 (國立臺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幹事)
我在臺大教發中心的業務主要在教與學改進學術研究計畫(Scholarship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SoTL),以往臺大教發中心的作法偏向開放讓個別老師提交研究計畫,並聯繫教學研究相關專長審查人,針對研究計畫內容提供意見,並對提案老師提供補助經費。因此本次參加POD年會主要著重在學習其他學校如何推動此類研究計畫,並鼓勵教師參與。會中有一位講者分享了進行教與學改進學術研究計畫的七大步驟,原則上與其他學科領域進行學術研究的方式十分類似,主要程序包含:找研究問題與研究契機、相關文獻探討、研究方法設計、口頭報告或是寫作研究計畫,最後完成研究、出版論文。
然而在實際推動上時常會遇到一些難題,例如由於高等教育升等制度的關係,大多的教授重視研究勝於教學,即使是有興趣的老師,由於缺乏教育學相關研究背景,在文獻收集回顧探討上,也不知如何入門,而在學校當中又缺乏具有相關專業、能分享研究經驗的諮詢員,為非教育學專長的老師參與此類研究計畫帶來許多阻礙。有鑑於此,目前當務之急就是找到方法讓有興趣的老師願意投入這些研究。會中提到了幾個較常見的方式,例如辦理工作坊與讀書會,邀請具有相關經驗的老師提供諮詢,並由教發中心推動組成教師成長社群,讓老師彼此可以互相學習鼓勵,形成正向支持的網絡。
以普渡大學為例,他們會先協助教師進行實務方面的教學改進,在實務上達到改善之後,再引導老師進行學術研究,根據教學改進的經驗與成果,撰寫研究報告。由於普渡大學本身有教育學相關的博士班課程,許多教育相關領域的博士生就可以跟著這些參與教學改進計畫的老師,一起投入教與學改進的研究,結合教學和學術專業,一同完成研究論文。雖然臺大本身並沒有教學相關的學位學程,但這樣的經驗仍相當值得參考學習。
鄭如珊 (國立臺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幹事)
由於本身在臺大教發中心負責的工作與學生學習較為相關,因此本次出席POD年會,大多是參與探討主動學習的場次。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其實可以分成兩個層面,一個是讓學生在課外自己找題目研究,另一個則是在課內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像臺大本身就有辦理「主動學習計畫」,由學生自發提出學習計畫,組成學習社群,主動學習。而我在POD參加的場次則是探討如何在課內增進學生主動學習,而該主題場次本身的設計就十分切題,利用許多技巧要增進與會者的主動學習,例如在會前就有寄發問卷了解參與動機,並有講義簡介場次內容。在場次當中也安排了許多活動以及可以討論的相關議題,例如探討傳統與創新教學的定義、整合教學工具的方法,以及不同的情境問題的解決方法。在會中就有老師分享到如果老師要實施創新教學但學生抱怨課程份量太重時,可以如何處理?分享的同仁就指出,有時候學生排斥教學創新是因為不知如何跟從老師的安排,如果老師可以在公布課程大綱就先宣佈清楚教學內容,學生就比較不會如此驚慌與排斥。
我參與的另一個場次則是與教學空間相關的主題,會中討論到關於教室設計與建造的議題,由於現在教室中常有不同的新科技設備,老師和學生在面對時常不知道教室是否能滿足他們需求。因此就有與會者提到,其實在教室結合創新教學上,可以有兩個路線,一個是教室設計創新,融入許多最新的技術與資源。另外一個路線則是探討如何在傳統的教室內達到創新的教學設計。因此也有人提議在設計與建造教室時,可以讓老師也參與進來,從老師的立場設計教室,讓教學空間更能滿足教學創新上的需求。